耀州窑在唐代已开始利用当地瓷土资源

  • A+
所属分类:石雕资讯
摘要

耀州窑青釉堆贴龟纹碗北宋耀州窑以烧造青瓷为主,兼烧少量酱釉瓷、黑釉瓷等。耀州窑青釉轮花盏一对图一一:北宋耀州窑青釉刻划牡丹纹梅瓶本文摘自:吕成龙.刻花青瓷之冠——耀州窑[J].文物天地,2019(07):90-98.宋代耀州窑瓷器鉴定技巧宋代耀州窑瓷器,咋看咋香!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陶瓷窑炉之一。 其遗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 铜川古称铜官,宋代属耀州管辖,故其陶瓷窑炉称为耀州窑。 耀州窑中心窑址位于今铜川市黄堡镇。 其他窑址还有陈炉镇、里地坡、上殿、雨花宫等。

考古发掘数据证明,耀州窑在唐代就开始利用当地的瓷土资源(图1)烧制陶瓷,品种多样,有茶粉釉、白釉、青瓷釉、黑釉等(图2)。 )、白釉绿彩、绿釉白彩、白釉褐彩、素黑釉花卉、花瓷等。此外,还烧制典雅华丽的三彩釉陶。 烧制的陶瓷品种之丰富,在同时代陶瓷窑炉中首屈一指。

▲ 图1:黄堡镇窑址魏家院悬崖采集的瓷土

作者摄于2002年9月15日耀州窑博物馆

▲ 图2:唐代耀州窑黑釉左注水龙头1件

图2:2唐耀州窑白地黑花卉纹洗右

在对耀州窑遗址进行科学发掘之前,人们对五朝时期耀州窑烧制的瓷器缺乏全面的了解。 1984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铜川工作站对黄堡镇耀州窑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考古发掘。 发掘面积1万多平方米,已获得唐至元时期陶瓷残片标本100万余件。 最重要的发现无疑是五朝地层出土的丰富的青釉瓷器残片,其中很多都可以复原。

五朝耀州窑青瓷的釉色由唐代青瓷的青灰色调变为浅青色。 釉层薄而均匀,釉面光亮。 器形有碗、托、杯、盘、瓶、罐、壶等(图3),造型俊秀,胎体轻薄,工艺精湛,瓷化程度较好。 或简单施青釉,或采用雕刻、脱花、印花、镂空等技法装饰。 有的酒杯内底还刻有鸟、龟、鱼、凤等图案。 有的盘、碗足外翻,施釉,与唐代越窑青瓷相似。 由于釉面和缠足的原因,用一把沙粒缓冲烧制,或者用钉子支撑烧制,导致器沿上残留了一把沙粒石牌坊,并留下了三五个小刺。在容器的外底部。 指甲痕迹。

▲图3:五朝至北宋耀州窑左侧飞凤纹梅花灯1盏

图3:耀州窑第五代青釉葵盘2件右侧面

北宋耀州窑刻花碗_宋代耀州窑花口碗_北宋耀州窑刻花碗的市场价

▲图3:3第五代耀州窑绿釉凤碗左

图3:第四代耀州窑青釉划痕唐草纹罐,右

釉面普遍有细小的裂纹,与北宋后期汝窑青瓷的烧制工艺和釉色特征相似。 五朝耀州窑青釉瓷器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五朝时期北方青瓷生产的空白,而且揭示了烧制技术对北宋汝窑的影响。 窑址出土的刻有“官”字的青釉碗(图4)表明,五朝耀州窑曾为皇宫或政府烧制贡瓷。 窑址出土的青釉深纹牡丹纹罐残片证明,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东窑”烧制的青釉深纹青瓷(图5)实际上是出自东窑。五朝至北宋初期。 耀州窑产品。

▲ 图4:五代耀州窑青釉刻“官”字碗残片1件(左)

图4:2.耀州窑青釉刻“关”字碗,五朝右侧

▲ 图为五、五代耀州窑青釉牡丹纹缠枝茶壶。

说起五朝耀州窑青瓷,就不得不提到柴窑。 该书成书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曹肇所著的《格谷要论》《柴要》一文云:“出北时,天青色润泽,多粗黄土。” [1] 明末此后,文人墨客不断为柴窑瓷添柴加醋,赋予其四大特点,即“绿如天、薄如纸、明如镜、且响亮如钟声”。 20世纪80年代,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朱振西女士在主持铜川市黄埔镇耀州窑遗址发掘时,发现铜川市黄埔镇耀州窑遗址出土的青釉瓷片标本。五朝地层非常符合古人对“柴窑”四大特征的描述。 因此,早在1985年,醉女士就在河南郑州召开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和中国古代外销陶瓷研究会年会上发表了题为《关于汝窑、柴窑的几个问题》的论文。 《与耀州窑》的主题演讲中,首次提出耀州窑遗址出土的五代青釉瓷器很可能就是古人描述的“柴窑”青瓷。 后该报​​告被编成同名论文,收录于《河南钧瓷汝瓷与三彩——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代外销陶瓷研究会1985年郑州年会论文集》[2]论文经补充修改发表于1989年《考古与文物》第6期。 [3]

在中国古代陶瓷研究领域,“柴窑”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自古以来,围绕“柴窑”所在地,有河南郑州、江西景德镇、浙江慈溪等多种说法。 然而,这些说法可能是由于地理原因。 位置不匹配,或者没有物理验证。 目前,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产品特点来看,第五代耀州窑青釉龟纹碗(图6)最符合古代对“柴窑”瓷器特征的描述。 因此,将五代耀州窑描述为“柴窑”,是众多说法中最有说服力的。

▲ 图6:第五王朝耀州窑青釉龟纹碗

北宋时期是耀州窑烧制的鼎盛时期。 黄堡镇漆水河北岸,瓷窑密布,形成规模宏大的窑场。 《潼关县志》(《工商志》“黄堡镇瓷业”篇)记载:“黄堡镇旧瓷厂,在县城南四十里,始建不详。据县界宋熙宁年间耀州太守严公,在金庸和侯氏碑《载云》上报有‘德应’“载云”题名,有守仁怀(应是“柏”字,作者注)临川居民制陶,或者说是开始。据当地古老的传说,沿河南北十里的人们都在制陶。这个地方就是所谓的十里窑。所生产的瓷器经鉴定为宋代瓷器,造型典雅古朴,雕工精湛,釉色精美,冰裂纹纹,纵使欧洲瓷器华丽,山水瓷器精美,但也无法与之相比。近年来,倍受国内外人士的推崇。 有人投入巨资来到斯里兰卡寻找高价值买家。”[4]

北宋耀州窑刻花碗的市场价_宋代耀州窑花口碗_北宋耀州窑刻花碗

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德应侯碑》(图七)载:“自古以来,人们以陶为利,以陶为业,以陶为业”。他们巧如金,善如玉,将泥土合成坯料,转动轮子,方圆大小都合适,然后放进去。入窑,用火焚烧,火焰喷发,青烟飞出,炼制多日,已成,敲击之声铿锵有力北宋耀州窑刻花碗,看颜色,温润温润。你靠它来获取利润,难道你不把它归功于上帝的帮助吗?” 可见北宋耀州窑瓷器生产的鼎盛。

▲图7:1北宋元丰七年《德应侯碑》

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三室左侧

作者摄于2012年12月31日。

图7:2北宋元丰七年“德应侯碑”碑文右侧

北宋耀州窑以烧制青瓷为主,也烧制少量酱釉瓷、黑釉瓷等,青瓷色泽灰白,胎质优良。 釉色多为青中闪黄,以艾青为上品。 釉面光亮,釉内气泡致密。 器物造型多种多样,有碗、盘、壶、瓶、罐、灯、枕、粉盒、香炉、熏炉、钵、洗盆、倒杯、倒碗、灯(图8)、灯等。持有者。 、灯具、围棋盒、围棋棋子、人物、动物雕像等,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物品应有尽有。

▲图8:北宋初期耀州窑青釉花杯一对

北宋耀州窑青瓷的装饰题材也十分丰富。 日常生活中人们喜闻乐见的器物,都被陶艺家用来装饰瓷器,如牡丹、莲花、菊花、老爷、小孩、水波、鱼、鸭、鸟等。北宋窑的装饰以雕、镂、划、印为主。 其中以雕刻最为精美,其精湛的工艺在当时其他瓷窑的同类装饰中名列前茅。 北宋初期耀州窑青瓷的装饰技法明显受到浙江越窑的影响。 例如浮雕莲瓣纹,仿效了越窑秘彩瓷器的类似纹饰。 南宋文献中也有这方面的记载。 例如陆游《老雪庵笔记》记载:“耀州所产青瓷,曰越窑,似与余姚县秘色相似”。 但耀州窑工匠并没有一味模仿越窑青瓷,而是根据当地原料的特点进行改进,创造了青瓷雕刻和装饰的新风格。 与同时期的越窑青瓷相比,耀州窑青瓷的胎体较厚,这为工匠们依靠纯熟的技艺和深厚的技法体现图案的立体感创造了条件。 具体操作时,刀从装饰线外侧以一定的斜度进行切割,由浅入深地雕刻出合适的纹理。 施釉后,随着刀刃由浅入深,纹理处堆积的釉层由薄到厚,花纹上色。 同样从浅绿色到深绿色,整体视觉效果是深色图案被浅色缝隙衬托,使装饰明亮而突出。

与越窑相比,耀州窑青瓷的雕花装饰显得层次更加清晰,图案和缝隙的深浅色彩对比明显增强。 因此,人们常说北宋耀州窑青瓷具有“浅浮雕”的艺术效果(图9)。 所雕刻的花卉图案常辅以“光栅”图案,以体现花叶的脉络,使器物更加逼真。 总之,北宋耀州窑烧制的青瓷具有刀刃锋利洒脱、线条刚劲有力、图案活泼的艺术风格。 青釉鼓腹雕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纹瓶(图10)、青釉牡丹纹梅瓶(图11)、青釉莲花口瓶(图11)牡丹纹大碗(图12)、青釉牡丹纹浅碗(图13)、青釉牡丹纹大碗(图14)、青釉刻牡丹纹壶(图15) )、青釉刻纹缠足盘(图15)、图16)、青釉刻牡丹纹渣斗(图17)等,都是耀州窑刻花青瓷的代表作。北宋时期。

▲图9:五朝至北宋初期,耀州窑青釉牡丹纹水墨遗存

图10:北宋耀州窑刻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纹鼓腹瓶右侧

宋代耀州窑花口碗_北宋耀州窑刻花碗_北宋耀州窑刻花碗的市场价

▲图11:北宋耀州窑青釉牡丹纹梅瓶

▲图12:北宋耀州窑青瓷刻牡丹纹莲口尊左

图十三: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画交枝牡丹浅碗右侧

▲ 图14:北宋耀州窑青釉牡丹纹碗左侧

图十五:北宋耀州窑青瓷雕花执壶右

▲ 图十六:北宋耀州窑青瓷刻纹卷盘左

图十七: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牡丹纹渣斗右

耀州窑青瓷的雕刻装饰在北宋中期达到顶峰。 与此同时,青瓷上的印花装饰也开始出现。 印刷所用的模具呈蘑菇状(图18),用轮胎粘土制成,表面刻有精心雕刻的图案,入窑烧制后可反复使用。 器物成型并阴干一段时间后,扣在模具上,然后用手轻轻敲击,将模具上的图案印到坯体上。 脱模、干燥后,对胎体进行修整、挖空,然后施釉。 干燥后,放入模具中。 窑烧成。 印花装饰多见于盘、碗、脸盆等内壁,最常见的装饰题材有花卉、童戏、古画、飞天、飞蛾等。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模式很清晰。

▲图18:左1北宋耀州窑青瓷模印菊花碗

北宋耀州窑刻花碗_北宋耀州窑刻花碗的市场价_宋代耀州窑花口碗

图18:2北宋耀州窑青釉菊花纹碗印象,右

婴戏图案是印花青瓷中常见的题材,如婴戏花、婴戏竹枝、婴戏梅竹、四婴攀莲等。 宝宝们个个身材丰满,姿势各异,给人一种有趣的视觉体验。 青釉婴儿戏莲纹碗(图19)。 内壁绘有一束莲花和莲蓬。 四个婴儿攀着四根莲花茎,盘着腿,徘徊嬉戏。 工匠运用夸张的手法和对称的构图,使瓷器上呈现出生动有趣的儿童玩耍场景。 青瓷印花纹饰上偶尔印有“三莲”、“赵氏”等字样。 铜川市黄堡镇窑址出土一件青釉海水动物纹碗。 异兽额头火珠之间、眉心之间刻有“王”字,颇为罕见。 1989年,铜川市黄堡镇窑址出土一件青釉牡丹纹帽形碗。 碗内花间有一长方形框,印有“政和”二字(图20)。 政和(1111年—1118年),北宋徽宗赵佶年号。 这种年代器物非常珍贵,因为它可以作为耀州窑青瓷断代的依据。

▲ 图十九:北宋耀州窑青瓷四婴爬莲纹碗左

图20:北宋耀州窑青釉“正和”款碗右

耀州窑虽然是民间瓷窑,但其产品却“巧如金,精于玉”,品质精美。 因此,北宋时期被宫廷选烧贡瓷。 据《元丰九域志》及《宋史》(《陕西地理三》第四十六条)记载,神宗元丰、徽宗崇宁年间,耀州窑烧制贡瓷。 1953年,北京广安门外基础设施建设中发现了一个地窖[5]。 出土的瓷器为耀州窑青瓷刻碗残片(图21),纹饰有龙、凤、花卉三种。 考古人员在黄堡镇耀州窑遗址进行大规模科学发掘时,出土了北宋青瓷龙纹盘标本。 由此可知,北京广安门窖藏的耀州窑青瓷是北宋时期耀州窑为宫廷所烧制的。 所烧制的贡瓷应为北宋皇室所用。 金人攻占汴京后,大肆掠夺,带到中都(今北京)。 金人于1127年灭北宋后,从汴京至燕京掠夺了3000名北宋皇室官员和大量工匠,并将其定为中都。

▲图21:1953年北京广安门外出土的北宋耀州窑刻青瓷(残片)1件

▲ 图21:北宋耀州窑鱼变龙戏珠纹碗2

北宋耀州窑雕刻和印花青瓷的精湛工艺对北宋、金、元时期我国各地瓷器的烧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技术不仅影响了邻近的旬邑窑,还影响了以东的河南临汝(今汝州)、益阳、宝丰、新安、蔚县(今禹州)、内乡等地的瓷窑,影响了河南南部的瓷窑。 去广州的西村窑和广西的永福窑、容县窑。 这些瓷窑烧制的器物均与耀州窑的青釉雕刻、印花装饰相似,从而形成了以黄堡镇耀州窑为典型代表的“耀州窑体系”。

比较著名的耀州窑系列有河南临汝窑、益阳窑、新安窑等。 河南临汝窑青瓷的装饰手法有印花、雕刻、划花等北宋耀州窑刻花碗,其中以印花为主(图22)。 印刷多采用虚线勾勒叶脉,特征明显。 用扭曲的树枝或折叠的树枝来表现菊花、牡丹等花卉图案。 有的器物在菊花图案上印有阳字“通”或“武”字,或在花的中心印有缠枝纹的“武”、“段”、“昭”等文字。 它们可能是窑主的作品,也可能是窑主的作品。 订购者姓氏标记。 印花图案中,以海水图案最为有特色。 布局多呈圆形,一般为8-10个圆形,形成多层波浪状水纹。 有趣的是,碗的中心经常印有花朵或田线。 (除特别注明外,本文所配图片均来自上善堂藏品。)

图22:北宋临汝窑青瓷印花瓷器标本1。 故宫博物院藏(左)

宋代耀州窑花口碗_北宋耀州窑刻花碗_北宋耀州窑刻花碗的市场价

图22:2北宋耀州窑青釉沥青粉堆花落水莲纹束碗右

参考:

[1](明)曹肇:《格谷要论》,编入《精音文渊阁四库全书》,卷871,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5年。

[2]朱振熙:《关于汝窑、柴窑、耀州窑的几个问题》,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河南钧瓷、汝瓷与三彩-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代出口》 1985年陶桑研究会郑州年会销售论文集,故宫出版社,1987年。

[3]关于醉镇溪汝窑、柴窑、耀州窑的若干问题》,《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6期。

[4](民国)李金熙:《潼关县志》(《工商志》第12卷),铜川市银泰区史志办公室,2006年。

[5]冯先明:《略论北方青瓷》,《关博物馆学报》,1958年第1期。

本文摘自:卢成龙。 雕花青瓷之冠——耀州窑[J]. 文物世界,2019(07):90-98。

巧如金,玲珑如玉:历代耀州窑古瓷

宋代耀州窑瓷器的鉴定技术

宋代耀州窑瓷器,看起来和闻起来都很棒!

耀州窑为何逆袭? 越窑灭亡了,还有谁能与他抗衡呢?

你能看出这个耀州窑是真品还是假品吗?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