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陆小琴转行做红木雕刻

  • A+
所属分类:石雕资讯
摘要

她从小就喜欢画画,花卉仕女,妙手偶得,高中毕业后,她选择去做红木雕刻,觉得这份工作可能用得上她在艺术上的特长。哪有手艺人不热爱生活的呢,手艺本就是一门咂摸生活的艺术。陆小琴的创新令人看重,不仅在题材与造型上,更在审美情趣上,她在这么古老的手艺里融入了当代的生活,她是为当代人在创作。相比她早年所从事的红木雕刻,核雕更适合女性,她们的安静与细心在这门手艺上得到充分展示,所创作的作品具有婉约精致风格。

陆小芹正在创作

在转行做芯雕之前,卢小琴已经从事红木雕刻11年。 被誉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广府核雕代表性传承人。 谈起自己的艺术经历,她笑称自己曾经是一名“木匠”。 这令人惊讶。 毕竟,纯粹从事木工技艺的女性是很少的。 而且木雕和芯雕也有很大不同。 红木雕刻多采用名贵木材,样式仿照明清家具,而芯雕则以明清家具为蓝本。 微型雕刻,利用橄榄核等果核来雕刻场景。

陆小芹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成长于素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称的太湖之滨。 她自幼喜爱绘画,素来擅长画花卉、仕女。 高中毕业后,她选择做红木雕刻,认为这份工作可以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 然而,一个十八、十九岁的女孩子去当木匠学徒,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20多年前,在苏州农村,普通女孩毕业后的生活轨迹是结婚后留在家里做刺绣。

所以她的举动遭到了亲戚们的一致反对,但她的父亲却表示支持。 “我父亲当了八年兵,他的想法和传统农民不一样,他非常支持我,还鼓励我,‘不要当逃兵。’”卢小勤回忆道。

花朵浮雕作品及教程_花花浮雕网_花浮雕

木工生活很辛苦,尤其是对于一个女孩来说。 刚进入这个行业,她首先需要有好的工具。 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制作了一套20把刀。 然后他开始雕刻,包括浮雕、镂空雕刻、圆雕、马赛克雕刻、透雕。 有时,如果手力不够,他就得用肩膀压着切肉刀的刀柄,肩膀经常会爆裂流血。 她并不是不曾后悔过,但她更不愿意当逃兵。

那时,她白天学做木雕,晚上做一些刺绣工作来维持生活。 “我已经从学校毕业了花花浮雕,作为一个大女孩,我需要家里的生活费,所以我不能要求这个。” 陆小芹说道。

她当木匠已经十多年了。 18、19岁到30岁是红木雕刻的最佳时期。 老木匠们都夸她:“妹妹的手艺真好。” 她本以为自己的事业会这样继续下去,直到2006年花花浮雕网,陆小琴在一次展览上看到了核雕塑《核》。 《船记》。

“核船”是核雕塑的传统题材。 明代作家魏学贞的讲解文章《核船》被列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包括陆小芹在内的几代读者对核雕塑艺术的初步印象。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实物。

花花浮雕网_花朵浮雕作品及教程_花浮雕

“船是用橄榄石雕刻而成的,船舱可以自由开关。人物只有米粒大小,但头发清晰,脸庞清晰。” 同样是“雕刻”,但石雕的“鬼斧神工”却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陆小琴当时就想,如果自己能雕刻出这样的作品该多好啊。

当时红木家具行业蓬勃发展,工厂承担了很多大工作。 沉重的木头常常让她感到体力透支。 “或许,核雕这种小而精的工作更适合我。” 核雕和木雕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使用的工具和刀的力度不同。 但她还是决心要尝试一下。 她老老实实找到了师傅,开始学习炼芯。

罗汉头是芯雕的必修课。 陆小琴很欣慰,她一上手就知道了。 出师不久,她就成功雕刻了第一颗罗汉头。

之前十年的木雕生涯为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半个月的时间,她已经掌握了雕芯的基本功。 回国后,她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临摹《核船的故事》。

花朵浮雕作品及教程_花花浮雕网_花浮雕

制作木雕时,她主要雕刻花卉、动物,也制作一些红木小件。 过往的经历让她处理芯雕变得游刃有余,立刻就从别人中脱颖而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让她感觉特别幸福。

2007年,卢小琴在舟山河雕村租了一间店面,开始独自打工。 经销商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包括北京的潘家园。 她的观音作品尤其受欢迎。 到了2008年,经济形势不好,很多人转行了。 她回到家继续创作,订单源源不断。 此时,她已经在这个行业站稳了脚跟。

陆小琴会画画、会绣花,木雕基本功也扎实。 她在从事芯雕创作时,不经意间嫁接了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更新了传统芯雕的风格。 雕刻作品新颖、独特。 “勤云”,并很快得到业界的认可。 这也更加坚定了她在技法和题材上都进行创新的想法。

一个好的工匠不仅要学习前人的优秀作品,更要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 传统的核心雕刻题材主要是人物形象,如罗汉、弥勒、童子等,陆小芹通过不断的探索创造出许多新的题材。 在她这里,没有太多传统工艺的包袱。 从她个人美术馆展出的作品来看,创作者不仅拥有灵巧的双手和专注的目光,而且拥有自由的心灵。

花花浮雕网_花浮雕_花朵浮雕作品及教程

在作品《太湖光辉》中,卢小勤着力探索作品与空间的关系,并首次利用光源呈现核心雕塑。 她将国画的构图运用到橄榄石上,表现太湖风光。 附近,她雕刻了冬梅、渔船和湖面。 远处,她写意留白,雕山。 当一道光芒落在石雕上的时候,石雕立刻呈现出晶莹的波纹。 效果就像光芒冲破云层,落在湖面上一样。

她经常使用核雕塑来表现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例如,用六块核心雕刻讲述了梁祝的传奇故事:在瀛台求学,在草亭结拜结拜,三年同窗,十八岁相送,相爱,共舞。蝴蝶; 十二个核心雕刻用来代表《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中的“金陵十二钗”。 正是通过技法和题材的创新,2013年长春颁发了第十一届“山花奖”,陆小芹的核雕塑《二十四孝》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山花奖”。

2017年,第二届中法文化论坛在法国里昂举行,吕小琴是苏州代表团成员。 出国之前,她一直在为自己的工作发愁。 那是秋天。 陆小琴散步时,看到一只蜗牛躺在落叶上休息。 一叶识秋,蕴藏着中华文化的智慧与美丽。 蜗牛已深深融入法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这启发了陆小芹创作《一叶知秋》。

陆小芹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工匠怎能不热爱生活? 手工艺是一门触及生活的艺术。 她自己说:“我的创作动力来自于我对生活的热爱,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下的美好,都是我创作的源泉。”

花花浮雕网_花浮雕_花朵浮雕作品及教程

比如《童年》这个作品,其实就和她的孩子有关。 当父母看到孩子身材矮小,背着大书包上学时,在感叹学习之难的同时,总会想着如何长久地保留这一刻。 作家会写作,摄影师擅长捕捉光影,而她则使用雕塑。

核雕技艺已经传承了数千年。 2008年,核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已成为苏州的文化名片。 陆小芹的创新值得关注,不仅在题材和造型上,而且在审美趣味上。 她将当代生活融入到这样古老的工艺中。 她正在为当代人创作。

2017年8月,陆小芹雕塑艺术馆在光复馆开馆。 人们期待她为光复镇工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创作上产出更多佳作村门牌坊,在育人方面提供更多指导和指导。 她与苏州当地学校合作,担任客座教授,将核雕带入校园,让更多学生喜欢核雕。 早在2009年,经济复苏后,她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开始招收学生。 到目前为止,她一共带来了数百人。 她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女性。 一方面,这与她自身的内向有关。 另一方面,她也深知女性立业不易,所以她更愿意在这方面更加努力。 与她早年从事的红木雕刻相比,芯雕更适合女性。 他们的安静和细心在这项工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创作的作品具有优雅细腻的风格。 相比之下,男性工匠的作品风格较为粗糙。 核雕是微雕的一种,微雕特别考验人的视力。 吕小琴喜欢在晚上创作,没有人打扰,心无杂念。 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是很常见的。 好在她做这门手艺已经十几年了,视力还不错。 没有下降。 她的秘诀是:“为了有一双能雕芯的好眼睛,我十几年几乎不看电视。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除非工作需要,我很少用手机。”

这两个“差不多”,换句话来说,就是“心静、心静”的意思。 可以体会小橄榄石上的空间布局,用刻刀减法雕刻,心与手游走在工具与材料之间。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