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张志平,1942年5月2日出生,浙江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上海市特级工艺美术大师。
个人简介
1961年张志平从上海工艺美术中学毕业后,进入广州工艺美术学院石牌楼,师从潘秉恒先生学习木雕。 1969年进入上海古玩厂从事创意设计工作。
张志平是“四大国宝”之一的《岱岳奇观》的主要设计师,并参与制作。 随后,张志平以“山子”为研究方向,不断创新,创作了一批题材新颖、精致、表现力强、富有特色的作品。
↑张志平大师80岁最新作品《福禄天尊》
↑《福禄天尊》中四面开窗的木雕“莲花”、“梅花”
↑《福禄天尊》木雕四面开窗“福”“寿”字
个人荣誉
张志平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特种瓷雕大师、王希伟大师、亚运会会徽雕刻师、著名木雕大师张铁城、“岱岳奇观”的创造者,中国四大国宝之一。 作品《岱山奇景》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金杯(珍品)奖(1990年)。 为国家出口创汇3亿美元,成为中国木雕之父。
木雕的特点和概念
张志平注重“玉相”。 经过对玉石原料的反复揣摩,确定主题,根据材料运用技法,在制作中不断积累。 专攻“山子”。 其作品题材广泛,题材突出,构图严谨,色彩运用得当,技艺全面。 它们能充分展现玉石的自然美和工艺的人工美。 先后完成玛瑙山子《西游记》、玉山子《蓬莱仙境》、玛瑙《贵妃出浴》。
作品(集体创作)玛瑙山子《岱山奇景》。 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 受到国务院表彰并入选全省“五一劳动奖状”集体奖。 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1990年)。
↑《岱岳奇景》
(《》)
国宝“岱岳奇观”确定以泰山为主题后,众多著名艺术家的设计手稿纷纷涌现。 这块玛瑙重363.8公斤,看上去已经像一座山了。 为了保持它的规模、绿化和质量,你们的设计理念比较保守,山被设计成外圆内方。 但张志平排除万难,提出以开阔、匀称的方式来表现泰山的形状。 内容决定方法。 泰山是东方天空的一根柱子,象征着中国人民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攀登精神。 他深入研究山石结构,三登泰山,上武当山峡谷,游览张掖、南京,领略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他多次拜会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并得到艺术界著名人物刘开渠等大师的指导。 还得到了上海市工艺美术局局长林柴和轻工业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他经常与王树森、陈长海等艺术大师共同研讨,捕捉南方山峦崎岖险峻的特点。 张志平还专门用粘土制作了一个想象模型,交给了国宝集团。
张治平用山子的气度表现了泰山的博大和深邃,用山水画中的大斧劈法表现了泰山的阳刚、锐利和豪迈。 如此激进的玉器设计堪称犀利豪迈,既体现了潘的大胆风格,也体现了张的后期探索。 在张志平和主创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岱山奇观》取得了成功,这也让张志平走向了事业的巅峰。
在传统中求发展,在学习中求创新。 张大师不仅不拘泥于造型,而且摆脱了传统木雕的抽象束缚,将形象与玉石融为一体。 在多年的木雕生涯中,他深刻地认识到:玉石是大自然创造的美的产物,而我的工作就是发现这些美,并向世界展示大自然的神奇。 他将玉石不同音调的纹理比作乐谱,并简单修改外观,完成了写意色调浓郁的木雕作品《无题》。
在继承的基础上,他加入了时代的音符玉雕 和合二仙,在古典美学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元素。 正是通过继承和学习,张志平的木雕艺术有了新的发展。
作品欣赏
↑《家庭和睦万事兴》
↑《和谐二仙》
↑《净瓶观音》
↑木雕大师张志平的《蓬莱仙境》
↑《祖国万岁·母子心连心花瓶》
木雕中的链条,又称木雕项链作品,工艺精湛,清晰细长,是一门绝活。 当与立体雕刻技法相结合时,相得益彰,使整个器物更加精致细腻。 父瓶和子瓶采用活生生的链条到瓶子的方法建造。 母瓶雕刻一条盘龙,代表中华民族的图腾,寓意祖国。 子瓶上刻有56个民族的图腾,寓意人民之父。 父子瓶分为两瓶。 仙居的19个版块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和2019年,寓意2019年,在党的领导下,56个民族将与祖国携起手来,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祝愿我的祖国和平、繁荣、繁荣。
↑《刘海玩金蟾》
↑《维纳斯与鲸鱼》
此笔筒由天然玉石精心雕刻而成。 玉石呈极其罕见的红色。 维纳斯形象简洁,整体造型精致,栩栩如生!
↑《海底世界》
翡翠作品借助翡翠的自然色彩进行雕刻玉雕 和合二仙,黑色雕刻两条美人鱼,白色雕刻珊瑚礁,充分诠释了整个海底世界!
↑翡翠《佛陀圣地》
↑绿玛瑙《净瓶观音》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藏大师作品《鸳鸯戏》16×6cm
↑大师作品原稿
大师名言
“潘老师(注:潘秉恒)经常这样指导我们:‘就让它看起来像那样。’ 这让我受益匪浅!简单来说,就是‘顺其自然’。”
——张志平
“存在决定意识,玉是根据材料而不是根据人来切割的。”
——张志平
“玉雕的工作面就是打磨玉,虽然玉也在雕人。打磨玉的过程也是玉雕人的过程。”
——张志平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