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历经近百年的历史和文化沉淀,广东高校校园内的各大经典建筑都带着各自的历史故事静静伫立,铭记着历史,展望着未来。
中山大学
北门牌坊
位于广州中大海珠校区北门,五山路原牌坊在文革时期曾遭严重破坏,后于2001年在中大海珠校区新建,2014年修复旧牌坊。
陈寅恪故居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人。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曾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任职,是清华百年史上四大哲人之一。
陈寅恪故居位于广州市新港东路中山大学东北区,1911年美国麻金墨夫人为纪念其丈夫所捐建,名为“麻金墨屋”。
陈寅恪教授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居于此处二楼,《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著作就是在此完成。故居东侧有一条白色小路,延伸至小居门前,是学校当年为晚年时双目视物不清的陈寅恪所铺设。
惺亭
1928年中山大学惺社的同学所建,为史坚如、区励周、许耀章三位烈士的纪念亭。史坚如乃辛亥革命烈士,区励周和许耀章则为1925年沙基惨案烈士。
华南农业大学
红满堂
建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石门楼雕刻制作,在当时技术革新的浪潮下,华南理工大学李淑敏、蔡益铣大胆试验,采用砖拱结构建造了红满堂,700多平方米的大厅没有一根柱子作为支撑,这是全国首个砖拱驳壳建筑,被称为“广东壳”。
1999年红满堂背有关部门列为“危楼”,后被拆除。2009年10月华农百年校庆之际,在红满堂原址上复建了一个外观与原来一致的红满堂。
华农5号楼
一楼看尽华农,见证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毕业留影,二楼是校史展览馆,一幅长卷石雕,述说华农历史,三楼是丁颖纪念馆,纪念这位中国现代稻作科学的主要奠基人。
丁颖(1888.11.25-1964.10.14),中国科学院院士,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农业高等教育先驱。于1950年3月至1952年10月任职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
紫荆桥
桥两边种满洋紫荆得名,早春时节开花, 花形似蝶,盛开时花朵繁多,成团簇状,紧贴枝干,满树都是花,不仅枝条上能着花,而且老干上也能开花。
华南理工大学
华工6号楼
始建于民国22年,即公元1933年,竣工于1934年10月。该楼为框架结构,楼高2层,形式美观优雅,坐东朝西,平面呈“┌┐”形,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建筑风,红墙绿瓦,古典庄严。
1958年校党委第一书记张进为此楼题写楼额——“建筑红楼”中山大学北门牌坊,故又称“建筑红楼”。
土木工程系办公楼
原是建筑工程系办公楼,始建于1933年,竣工于次年十月。侵华日军时期曾在此设立司令部。采用中国的宫殿式建筑风格,气势恢宏,美观大方。
华南师范大学
蝶形教学楼
华师的蝶形教学楼是大学城内占地面积最大的教学楼石牌楼图片,外形既像展翅而飞的蝴蝶,也像数学里神秘的“X”符号,整体大气恢宏。
情人桥
华师石牌校区的情人桥在校园里也是出了名的,出名的原因嘛,相信大家听它的名字就知道啦,所以我更愿意称之为“虐狗桥”。
暨南大学
彩虹门
是暨南大学的南门也是正门,被称为“彩虹门”、“大拱门”。
广东海洋大学
旁边的湖光岩玛珥湖
玛珥湖是法国艾菲尔地区的人们对当地有水的湖泊、沼泽的称谓,最为经典的是中国广东湛江市的湖光岩玛珥湖以及 德国艾菲尔地区玛珥湖群中的Gemündener中山大学北门牌坊,Weinfelder和Schalkenmehrener Maar。
钟海楼
广海的这栋建筑因着特别的外形结构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打卡”拍摄而闻名,钟海楼—— 钟灵毓秀,海纳百川。
星海音乐学院
音乐厅
依傍于青树绿水间,安静欣赏如画的乐章。
深圳大学
传艺楼
深圳大学的传艺楼刚建成不久便广受欢迎,洁白的外墙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出几分圣洁的意味,随手一拍便是一张手机壁纸。
南方医科大学
虹桥和凌云塔
水面倒影、晚霞、虹桥、凌云塔和图书馆,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一眼让人恍若穿越回到古代。
广州大学
一塔湖图
校训塔、广大湖和图书馆组成了广大名景——一塔湖图。
时钟一直转动,校训一直在心。
分手桥
据说这道桥以前也叫情侣桥,后来因为太多情侣秀恩爱,受了刺激的单身狗们就管叫它分手桥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东门地球仪
吉珠大学是广东高校里少有的可以直接在校园里看海的学校,东门的地球仪就在这里见证了吉珠的很多个日出,见证了很多吉珠人的回忆。
可惜为了建设交通轨道,它已经搬离东门了。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