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城: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

  • A+
所属分类:石牌坊产品
摘要

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徽园,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在原徽州府衙一带修建的仿古旅游区。是集牌坊、古民居、祠堂“徽州三绝”,融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精髓。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庙随街可见,排列井然,称之为江南第一水街。

说到徽州,可能你首先想到的是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在青山绿水间层层叠叠、浓淡相宜。徽州历史悠久,是徽文化的摇篮。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石牌坊,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城内景区包含徽园、渔梁街、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南谯楼、太白楼等七处。

徽园

徽园,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在原徽州府衙一带修建的仿古旅游区。是集牌坊、古民居、祠堂“徽州三绝”,融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精髓。徽园2000年对外开放。素有“徽州文化大观园”之称,1999年3月25日动工,2000年11月16日建成开园,徽园位于古城闹区,南连中和街,北接徽州路,占地2公顷,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有:仁和楼、得月楼、茶楼、惠风石坊、徽园第一楼、得意楼、春风楼、过街楼、古戏楼、莲池玉带桥、万金灵龟、九龙九凤壁,以及住宅楼房百余间。

徽州古城到棠樾牌坊_古城八脚牌坊_兴城古城牌坊导游词

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立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许国石坊是许氏衣锦还乡时在家乡歙县立此坊。许国石坊,其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围合,中国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徽州石牌坊中最杰出的代表,综合体现了石坊建造技艺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徽州古城到棠樾牌坊_兴城古城牌坊导游词_古城八脚牌坊

渔梁街

渔梁街,属国家历史文化名街,唐朝乾元二年(759年)形成街市,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当时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也是府衙官员们出门的必经之道,被称为“徽商之源”。

兴城古城牌坊导游词_徽州古城到棠樾牌坊_古城八脚牌坊

渔梁是徽商兴盛数百年的重要水路码头,保存有古代街衢、水埠和码头的原始风貌,是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也是府衙官员们出门的必经之道,被称为“徽商之源”。渔梁古街依山傍水,整条街道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鳞,又因古街形似鲤鱼,故又称“渔鳞街”。渔鳞街蜿蜒1公里农村牌坊门楼,两边店铺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庙随街可见,排列井然,称之为江南第一水街。

南谯楼

南谯楼,始建于隋末,为歙州(今徽州)人汪华吴王府外子城的正门门楼。南谯楼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打更的鼓声就是从谯楼传向四面八方的。南谯楼三重三开间,高约20米,宽约15米,进深约10米。砖木结构古城八脚牌坊,悬山顶,重檐高脊,紫墙青瓦。下为门厥,门阙宽4.5米,左右各有木柱13根。每根柱围1米余,每柱均呈10度左右斜倚墙壁,用以支撑大梁。1997年,国家文物局拨款重建,并基本保持了木构清代风格,门阙为宋代风格。

古城八脚牌坊_徽州古城到棠樾牌坊_兴城古城牌坊导游词

太白楼

太白楼位于城西练江边,相传这里原是一个酒肆,唐代诗仙李白来歙访隐士许宣平不遇,曾在这里饮酒,后人为纪念李白,特将酒肆改名为“太白楼”。

徽州古城到棠樾牌坊_古城八脚牌坊_兴城古城牌坊导游词

太白楼始建于唐初隋末,房屋乃明清所重建。楼为二层二进建筑,面积两百余平方米。前进平面呈凸字形,中间突出,两翼收进,脊线稍低,两端封以马状墙,歇山顶,高瓴重檐,翘角昂起,鳌鱼腾尾。楼檐下悬"太白楼"三字匾额。楼下正面三开间,原大门朝东迎向太平桥,后整修时给予封闭,沿江古道从左、右边门穿过。内墙上嵌有历代重修太白楼记事碑数方。照壁上方匾额"长天一勺",意为天地虽广,勺水虽微,但运动变化之理是相通的。同时也表明李白怀才不遇,犹如天外之一勺。堂上有李白画像,为客居沪上的歙人画家汪观清所绘。两侧楹联"四壁云山开醉眼,一楼风月话诗仙"。后楼为五开间,中三间为明堂,左右各一厢房。天井两侧回廊皆设楼梯。后楼顶部也是中间高,左右稍低,脊线参差错落。太白楼已辟为李白纪念堂,陈列有李白生平的书籍和各种古字画、古砚、古墨、古历、古屏风等上千件文物展品。

陶行知纪念馆

陶行知纪念馆位于城内中和街,新建部份与老馆衔接,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古城八脚牌坊,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仿徽派建筑。为陶行知幼年就读之所,内陈有陶行知遗物和遗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1984年,由崇一学堂旧址改建,由瞻仰厅、放像厅、书画厅和5个大展厅组成。1991年扩建,1996年,陶行知纪念馆被国家教委等6个部委命名为“百个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7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3年,扩建。纪念馆设东西两侧大门,东西两大门的馆名分别由胡耀邦、胡厥文题写。纪念馆大门用青灰色水磨砖砌。门厅正中设陶行知全身汉白玉坐像,二楼为展厅,陈列陶行知生平介绍和有关文献、实物,厅后为崇一学堂旧址。

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国家5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