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美院雕塑系本科一年级《抽象基础》课程作业

  • A+
所属分类:石雕资讯
摘要

这里展示的是清华美院雕塑系本科一年级《抽象基础》课程的作业,课程为期三周,因为疫情原因,除第一周正常线下课程外,后二周时间是老师和同学在线上授课完成的,网络授课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但是同学们勤奋好学的态度和充满活力的创作热情,以及助教刘钧朋的积极配合,让遇到的种种困难迎刃而解。在《抽象基础》这门课程中,我对抽象雕塑进行了初步实践并获得了新的雕塑创作体验。

在当前艺术与科学门类交融、贯通的背景下,雕像创作中区分抽象与具象已是多余。 然而,在大学的造像教学中,中学生掌握一条创作手法和创作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以写生为主的抽象训练、以结构为主的具体训练和材料实践训练无疑是经过多年中国美术教育实践验证的较为完整、系统的造像教学技术。 其中,形象基础训练尤为重要。 它除了局限于对物体的虚幻描绘外,还深入事物的内部,总结构成要素,探索形态结构的规律,创造各种形式。 这些主动的思维方法和创作技巧,无疑为强调观念表达、空间化、场域化、装置化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未来的创作提供了可能性。

这是北京大学雕塑系一年级“抽象基础”课程的作业。 课程为期三周。 由于疫情原因,除了第一周正常的线下课程外雕塑设计说明感想,老师和朋友们将在接下来的两周内完成线上授课,线上授课受到诸多激励因素的阻碍,以及老师们勤奋好学的态度朋友们充满活力的创作热情,以及助教刘俊鹏的积极配合,解决了遇到的所有困难。 课程顺利有效地完成,中学生最终完成的成绩也充满惊喜,从中可以看到课程教学的成果和小伙伴们的努力。

在这里,我想对朋友们说一句话,即使作业最终的结果不尽相同,有的比较完整,有的稍弱,但是对于一年级的朋友来说,这只是初级阶段学习的过程,就是踏入艺术创作的起点,正如学生所感受到的,自由创作是快乐的! 学会体验并享受创作过程。

----陈辉会长

2022 年 5 月 22 日

课程名称:《抽象基础》

课程简介:通过学习具象雕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对具象雕像的经典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了解具象雕像的艺术特点和发展过程。 分析和练习具象形态的构成要素、基本构图方法、审美要素,培养中学生的具象结构思维和敏锐的立体体验,掌握具象形态的基本创作技能。

课程作业:

1、以点、线、面的形式具体解构植物形象。

2、以泡沫、石膏为材料,创造出具有对比特征的形态(如高低、软硬等)。

3.通过组合单元形状构造出具象的雕像形态(以团体形式,3人为一组)

课程时长:三周

授课教师:陈辉院士、刘俊鹏(助教)

小组作业展示

《梦》竹编线(董子玉、李永凯、魏谦)组

在做这个作品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用排列的方式来做,后来又想到了小时候的调皮,所以就把家里的床垫拆了,然后编织在一起。 现在想起来还蛮有趣的,就索性用草席来做。 后来我们两个商量的时候,董子玉建议我们可以在编织的基础上做搭搭和叠搭的结合。 最后采取了暂停的形式。 它就是今天的样子。

《春天在哪里》塑料吸管和线(马细瑞、孙茜、尹庆林)组

我们作品的创作过程是顺利但又不顺利,很难说是一波三折。 自从决定开始这个观景以来,我们三个人日夜与稻草纠缠在一起,看着他从骷髅到最终的形态,充满了很多感慨。 虽然结束后有很多遗憾,但他看起来和想象中的不一样,而且还那么“可爱”,因此被戏称为“扭蛇”。 他生来就是为了幸福和幸福。 女儿们。 在这里我们也收获了很多,无论是专业还是情感,吸管就像我们这段时间的精神寄托,它们不仅将逻辑结构的魔力延伸到远方,还蕴藏着感性的亲密和甜蜜。

世界十大雕塑作品感想_雕塑设计说明感想_雕塑设计方案说明

《火焰》木头、超轻粘土、铁丝(吴玉攀、李欣桐、妙金)组

我们的作品是以火柴为单位组成的火焰形态。 灵感来源于对火的体验,火是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形式,一般呈上升趋势。 但火在没有怜悯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受。 例如,如果是用火柴点燃的小火焰,可以与生日或断水时的蜡烛联系在一起,既温暖又有益; 这是无法控制的并且非常危险。 所以我们想将所有这些结合起来,利用不同长度的螺旋腰线和顶部的倾斜圆圈来突出火焰的动态,而雕像本身可以稳定地躺下,同时减少视觉上的不稳定性来突出火焰。 燃烧且危险; 但堆积起来的火柴就像树干和花蕾,呈现出一些温暖和轻盈,这也是火在另一种环境和条件下所能传达的体味。 完成工作后,我们收到了与我们想要表达的不同的分析。 有人表示,看到它后,想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 我们认为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设计的每一条上升的腰线如果单独放置的话几乎无法站立,所以我们从DNA的结构中获得灵感,在相邻的两条线条之间添加了一根横梁,使整个雕像和谐而稳定,也因为有了每一个“搭配”的支持和方向,有了指导,整个作品才能形成。 就像我们组一样,正是大家意见和实际努力的输出,才能顺利完成这项工作。

《寂静之地》木、铁线、毛线(张凯之家轩瑞成海洋)组

无序的秩序和碎片化的重组。

这些线条的交织和疏密的概念是我们在很多作品中看到的。 大多用来形容一种凌乱的情绪。 我们认为这很有趣并使用它。 我们用自己的理解将线随意地缠绕在木框上,确实有一种线与面的交织感,同时也有一种作品前期平静的混乱感。 直到他第一次被带进室内,不经意间被毁掉,我们看着他残存的骨架和凌乱交织的丝线,感受到了一种奇妙的生命感。 丝线与丝线反向撕裂了先前支撑着他的骨架,给人一种有生命线的感觉。 与此同时,那些下垂的纹路再次如肾一样盘根错节,凌乱不堪,每一条纹路都在向四周延伸,仿佛在从周围吸取着养分,体现出他强大的生命力。

“伟翔”纸、树枝、塑料(张子琪、胡冰宇、高业鹏)组

中学的时候,我看到很多树的内部都开裂了,外皮也快要开裂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命的衰落,相反,根部的开裂带来了新的生机。 “未祥”取自“余祥”的音译,“余祥”二字代表转瞬即逝、瞬间。 而“蔚”就是草木茂盛的意思。 当我们听到树根断裂的声音时,我们感受到了旺盛的生命力,创作了这件作品。

个人作品展示

程海洋

具象雕像在手法和材料上的开放性使得创作者能够极大地释放自我、表达情感,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也能获得非凡的艺术体验。 在《抽象基础》课程中,我对具象雕像进行了初步的实践,获得了创作雕像的新经验。 课程中,我们进行了与空间、动物形态、身体组合相关的创意练习。 整个过程非常有趣,同时,我对具象雕像的基本概念和形态意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董子玉

雕塑设计说明感想_世界十大雕塑作品感想_雕塑设计方案说明

形象基础课程非常有趣。 您已经通过实践和玩耍完成了本课程。 具象艺术是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是非常纯粹的。 感受每一个物体的升起与下沉、轻与重、破碎与融合、有序与无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灵感。 我想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苗进

形象基础课程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上课很开心。 课程内容让我感觉非常有趣、有趣。 那里有非常丰富的制作工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自己的一些奇怪的观点也得到了实现,我感到很满足。 然而,就像这门课程的名字一样,我逐渐进入了具象概念的基础,这为后来的具象雕塑课程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方选锐

表征基础课程对我来说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它让我们能够自由地表达我们的想法。 而我所做的可能更倾向于表达我自己的内心。 我没有具体构思我所做的事情最终如何呈现,同时我也没有用我所学到的知识来框架我的作品。 。 我想做的事情更偏向于一种听到就可以做的感觉,想要利用自己内心找乐趣的特点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

高业鹏

在本学期的形象基础课中,我们对形象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完成课程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充分体会到了点、线、面在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对形状和材料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在我完成的作业中,我最喜欢的是两个人的小组作业。 这部作品表现了夏季动物的勃勃生机。 它是用矩形旋转方法制成的。 与草地的自然环境十分和谐。 与学生相处非常融洽。 合作的过程也非常愉快。

胡秉玉

雕塑设计方案说明_世界十大雕塑作品感想_雕塑设计说明感想

课程一开始,我用平面视图来进行三维想象。 这幅图画里蕴含着无数的可能性。 我的思维就这样被打开了,我对事物的思考也从抽象变成了具体,我以点、线、面的表现形式重新观察雕塑设计说明感想,除了熟悉的植物及其形态之外,我也开始重新观察。 -观察我生活中周围的事物。

李欣桐

在这堂具象基础课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改变了我对具象作品观念的思考,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厚的石膏、轻的瓦楞纸、软的粘土,让它们组合碰撞,创造出不同的作品。形状。 形式。 无论是自己制作富有想象力的植物图像和组合形状,还是与朋友自由地完成小组作业,我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多乐趣。

李永凯

在我的认知中,童年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过去的价值显然不及现在和未来。 我自己也常常对过去的经历耿耿于怀。 当我做这个作品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得太复杂。 我尽力寻找小时候的感觉。 就算是这样,也只要开心就好。 在我看来,这也许不能称为作品,而只是我自己的一次尝试。 努力寻找自己的初心。

马细蕊

我觉得《抽象基础》这门课很有趣,而且课程中包含的逻辑和知识比前几年的基础建模课程要丰富很多。 从一开始,“三维纸模型”帮助我们发展了几何形状的基本三维构图,为我们打开了创造和想象力的大门; 后来的“点线面植物”减少了抽象形式具体提炼的逻辑; 最后,通过小组合作的作品,我们可以体验到材料、形式和情感表达之间的联系。 短短三周的课程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 特别感谢陈辉老师带我们经历了如此精彩有趣的新体验,也感谢助教刘俊鹏的帮助。

魏谦

相比于灵感和创作,当我第一次接触具象的基础时,我更关心的是石膏和粘土材料的结合,体验粘土的厚重和石膏的厚重。 粘土像巧克力、丝绸一样具有延展性:它的手感柔软,与石膏的坚硬形成鲜明对比。 将粘土嵌入石膏中,就像融化的岩浆轻轻地将漂浮的浓稠物向内吞咽,又像从坚硬的牢笼中冲出旺盛的生命力。

雕塑设计方案说明_世界十大雕塑作品感想_雕塑设计说明感想

孙茜

课程描述(课程观点):作为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带领我们突破日常的抽象训练,具体的基础总是感觉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一开始我觉得具体和抽象是两个界限极其明显的概念,但是这堂课的经历改变了我的认知。 虽然我能理解这些看似具体与抽象的区别,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让我对方法感和最基本要素的运用有了新的认识,也点燃了更积极地创造一些东西的热情,但还是有一些小小的遗憾。 我对工艺和元素的使用不熟悉,所以我对自己做出的东西并不完全满意,但其实这是一开始的正常状态。 我希望在下一堂课开始之前,能够在下一堂课中完成中间的沉淀。 抱歉第二次了,确实创造了更成熟的东西。 最后,感谢老师们的陪伴和指导。 即使面对疫情的阻碍,老师们也克服重重困难,始终为我们提供帮助和指导。 我很感动! 谢谢各位老师! ! !

吴玉攀

其实,课程距离国庆假期只有三周,但内容却很充实,从一开始练习纸巾造型,到指点、线面植物,再到小组合作、形状比较等小作业。 从小我就学习和实践了很多,比如对不同材料的理解和应用、与朋友合作完成作品的形式、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的态度……当然最重要的是学习一些具体的表达技巧,总的来说,这门课程让我充分发挥了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由创作的乐趣。

尹庆林

形象基础课程可以说是我今年最喜欢的课程,因为这门课我有自由,谁能不热爱自由呢!

我选择的比喻植物是长颈鹿。 长颈鹿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了。 那是在遥远的美洲草原上。 我在植物园看到的时候,它很大,场地很小。 那时的长颈鹿还不是真正的“长颈鹿”。 它离我如此遥远,让我可以自由地塑造它的形象,而不会受到太多现实的束缚。 制作过程中,我尽量做到“自然、简单、平和”,最终的效果也比较符合预期。

其他具象作品是一组主要表现线条“流动、纠缠、运动”的具象作品。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非特定的形状来表达一种情感和感觉。 无论是个人工作还是小组工作,我都受益匪浅。

张开阳

沉迷于作品创作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创作时石大门牌坊,自由随意地将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赋予作品。 这个过程就是幸福。 布朗库西认为“事物的表象并不真实,真实的是其内在的本质”。 在课程中,我们享受创作的过程,不断尝试新的方式和组合,学习新的材料,赋予作品以意义,发现其本质。 这些自由、主观的表达雕像语言的方式是以前的实践中从未体验过的,这让我对雕像的研究有了新的认识。

雕塑设计方案说明_世界十大雕塑作品感想_雕塑设计说明感想

张子琪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即将到来的形象基础教学课,它打破了生活中的重复和套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见所闻揉捏在一起,然后展开、重新整理、刷新,让他们能够呈现自己的想法。本质。 我认为一切都是破碎和扭曲的,它们的形状和颜色是由我们的意识和认知赋予的。 除去这些错综复杂的印象,我在这门课程中看到了原来的世界。

阶级风范

陈辉院士讲座

助教刘俊鹏教学现场

(董子玉、李永凯、魏谦)组

(张子琪、胡冰宇、高业鹏)组

(吴玉攀 李欣桐 妙金)组

(张开阳方轩睿诚海洋)集团

(马细蕊、孙茜、尹庆林)组

全体同事与在线老师合影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