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隆昌石牌坊始建于东汉年间的巴蜀古驿道,建造工艺精湛、造型端庄、雕刻精细、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地方政府把仅存的17座景区牌坊制作集中在一起,建成一个景区牌坊制作文化长廊,成为一条城市旅游大道,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成为隆昌一个重要的特色旅游景点。
一、隆昌石牌坊街的现状
隆昌县政府顺应国家发展古镇旅游文化事业的趋势,把昔日古驿道上的景区牌坊制作群,建成了今日的景区牌坊文化走廊,呈现出古色古香的风貌,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给隆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古镇改造是零星的、片段式的,在建筑立面、整体协调、景观配套和服务设施等方面,融入艺术性和文化性还不够,影响了古镇石牌坊艺术品质的提升。
从古镇空间格局来看,古镇空间开口太多,不利于景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主街道过宽,与传统街区不匹配。次级街道导向性不强,街巷空间不够清晰明确。
从古镇建筑风貌来看,建筑造型梁坊构建过于简单,装饰性差,体量过于呆板,没有形成错落有致的布局。建筑色彩与传统民居色彩不统一,建筑立面材料装饰丰富性差。店招店牌样式各异,杂乱无章,简单粗陋,缺乏艺术性,甚至存在张贴店招,缺乏商业吸引力,影响建筑整体形式美和艺术品位,不利于营造古镇空间氛围。空调外机、管线安装随意,暴露明显,缺乏规范,严重影响景区牌坊古镇的整体形象。
从景观环境来看,景观小品缺乏古韵风味,历史文化感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景区牌坊节点的景观功能和形式单一,戏台前广场空旷,缺乏空间层次感。主入口景区节点景观布局欠佳,未能形成特色的景观标识,次入口景墙形式缺乏美感,尺度比例不协调。植物数量种类偏少,树种色彩和栽植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层次感,花坛破损严重,影响整体美观。地面铺装破旧损坏,色彩单一缺乏变化。部分商铺亮化灯饰形式杂乱,处于重点区域的亮化效果不很明显,缺乏层次变化,缺乏特色和视觉冲击力,整个区域平淡无奇。
从旅游基础设施来看,有1个游客接待处,与其他建筑没有明显区别,不能显示出接待处的功能和形象。3个公厕,标识不够鲜明,外部缺少绿化。10个休闲座椅,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座椅形式单一,缺乏艺术感,与古镇风貌不协调。4个垃圾桶,数量较少,分布不均,外观和材质与古镇大体风貌不统一。15个指示牌,部分破损,颜色、形式不够统一,缺乏一定的设计感。33个路灯种类单一,缺乏设计感。
二、隆昌石牌坊街的改造策略
1、改造规划要与整个城市规划融为一体
隆昌石牌坊街改造规划要高标准、高起点,注重整体性。要按照特色旅游景点来规划,牌坊街区总面积59.69亩,其中古驿道占地9.03亩。石牌坊制作改造要承续“千年沧桑古驿道,立体文书石牌坊”的历史文脉,体现隆昌厚重的文化底蕴,具有文化、旅游、休闲、购物、娱乐等功能,突出特有的牌坊文化、青石文化。同时,要与隆昌县编制的50平方公里中等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控制性详规、古宇湖观鸟规划等相结合,编制建筑立面整治、人行道整治、节点空间整治、广告系统整治、导视系统整治、灯饰照明系统整治、绿化系统整治等7个专项规划,建设具有川南民居风格和青石文化内涵的特色风貌街。
2、改造要融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为一体
隆昌石牌坊街改造要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在空间布局上,以门与围墙的形式,封闭景区出入口,利于景区封闭式管理;沿主街道建筑立面局部做挑檐及挑廊处理,在主街道较宽处放置具有历史文化感的景观小品,缩小过宽的街道空间尺度;次级街道修缮廊檐空间,完善指示牌,形成舒适且清晰明确导向性强的街巷空间,强化古镇特征。
版权属于http://www.shidiao226.com/其他人转载时,必须注明版权、出处及本声明。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